400-024-2500 chicago@chicagoenglish.com

德语年度“恶词”到底有多恶?

      时间: 2019-03-29 09:15     作者: 小芝      分享: 

 

自1991年开始,德国一个中立的评委会每年会选出最具诋毁与挖苦性的年度“恶词”,其中有不少单词引发争议。下面大家快来跟小艾一起看看,你认得几个?

德语年度“恶词”到底有多恶?

 

2018年的德语年度"恶词"是"反遣返难民工业"(Anti-Abschiebe-Industrie)。评委会对此做出解释称,"反遣返难民业"讽刺的是那些向被拒难民提供法律协助,甚至企图保护具有犯罪倾向的难民并从中获利的人士。这个词汇是2018年5月基社盟联邦议会党团小组组长多布林特所提出的。

2017年的德语年度"恶词"则是"另类事实"(alternative Fakten)。评委会解释,"另类事实"意指"虚假、具误导性的表述,意图将虚假的说法作为平息公共舆论的合法手段"。该词最早出自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顾问康维(Kellyanne Conway),她以这个词为时任特朗普新闻发言人就总统就职的观礼人数不实做出辩护。

德语年度“恶词”到底有多恶?

 

2016年被选为年度恶词的词汇是"民族叛徒"(Volksverräter)。评委会解释,"民族叛徒"是"独裁者,特别是纳粹的常见遗产";这个词语以无差别攻击而且充满诋毁的方式指责政客,此类言语的使用阻断了严肃对话,进而扼杀社会对民主的必要讨论。

2015年选出的年度"恶词"是"大善人"(Gutmensch)。当时德国社会正因难民问题出现诸多讨论。评委解释评选结果称,该词"贬低宽容与助人为乐的精神,将其一概视为优质、愚蠢及不谙世事的行为",尤其是针对向难民提供援助者。

2014年的年度恶词是"骗子媒体"(Lügenpresse)。"骗子媒体"在一战期间就是充满火药味的词汇,纳粹时期又被拿来诬蔑和诋毁独立媒体。德国仇外的Pegida运动也使用了"骗子媒体"一词,借此批评媒体对Pegida的目标以及示威进行"歪曲报道"。评委会指出,多数使用该词者都没有意识到"骗子媒体"这一词的语言攻击性,因此被有心人士作为恶意诋毁的手段。

德语年度“恶词”到底有多恶?

 

2013年德语年度"恶词":"天生受害者"(Opfer-Abo)。德国著名气象主播卡赫尔曼(Jörg Kachelmann)受到前女友的强奸指控,后来无罪释放。他在采访中表示,女性在社会中总是扮演"天生受害者"。评委会批评该词笼统、令人无法接受地猜疑、贬低女性,质疑女性捏造遭受性侵,实为"加害者"。

2011年德语"恶词":"土耳其烤肉谋杀"(Döner-Morde)。该词意指德国极右翼国家社会主义地下党(NSU)针对外国移民的连环谋杀事件多年来被忽视或故意忽略。评委会认为,将该案称为"土耳其烤肉谋杀"具有种族歧视色彩,以小吃(土耳其烤肉)指代来源地亦是对死者的深刻歧视。

德语年度“恶词”到底有多恶?

 

2010年德语"恶词":"别无选择"(alternativlos)。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援助希腊时曾使用了这一词。评委会认为,"别无选择"的说法不恰当,因为它的意思是"在决策过程开始时就没有其它选择,如此一来也不需要讨论和辩论";这样的说法会加深人们对政治的厌恶。

2009年德语"恶词":"遭工会污染的企业"(betiebsrasverseucht)。评委认为,企业工会被形容地如瘟疫一般,是工会与受薪阶层间的"语言低点"。

2008年德语年度"恶词":"陷入困境的银行"(notleidende Banken)。评委会认为,这个词将世界金融危机的因果本末倒置;正是银行的财政政策引发了金融危机,造成许多经济体陷陷入困境,纳税人不得不为数十亿的信贷买单,而"肇事者"却以受害人自居。

德语年度“恶词”到底有多恶?

 

事实上,这些词也反映了当年德国的大环境或是热门事件,是社会现象的一个总结~

*您的姓名:
*您的电话:
意向课程: